王鸣放
1、
形势分析
渐进增量、局部突破、逐步实现全局改观,是中共十八大前后显现的政治改革主流趋势。
综观十八大政治文件和新领导成员的政治选择,中国政治改革开启了与经济改革的直接联系,而不是倚重经济层面的改革而回避政改,使政治改革和改革开放路线严格接续和并行统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执政党政改意图的逐渐清晰,一方面说明来自体制内的阻力,极左思潮残余,扭曲政绩观,皇权组织化执政的实权官僚体系裹挟既得利益阶层,后者绑架前者形成的高契合度,共同构成看似正面势力实为反面阻力的政改屏障。
另一方面,执政党精英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中国前途的客观判断,社会生态包括国家治理、人文心态、民生、自然环境、资源都受到破坏性建设和高成本发展的巨大挑战,灰色甚至黑色GDP、高参与度的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心理失衡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社会整体呈现的对抗情绪和期待大破常格改变现状却是真正的正面主流。
既然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改革就是无法逾越的进程,一切只是时机问题。一夜之间“颜色革命”如前苏联,美国实际操纵的“阿拉伯之春”和其他社会模式都不适应中国。中共的十八大的政治交接充分显示了政治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十八大前的相关准备,包括对高层贪腐查处力度、网络反腐、三公经费公示、基层民选、媒体问政和特别关注民生、民意事件等诸多作为,尽管不能说为政改铺平了道路,但也充分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成熟,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顶层设计的思想延续,预示了中国的政治改革将是在体制内渐进增量改革的主流趋势。
在这个大趋势下,一切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都将得到最大的政治共识,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观的调整和协商民主制度的再确认,高调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彻底否定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的盲目发展,更为严厉的惩处腐败,特别强调对民生和民意的极大关注,开出了一个社会响应度和参与度极高的国内政治局面。
作为参政党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即是中共同舟共济的友党,更是中国政治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协商民主的政治代表、不可或缺的社会正能量,这就是我们民主党派共同面临的形势大观。
2、
政治改革的新形势和可能出新的变数
法制化程度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方式,是可能出新的基本变数。
政治改革阻力的实际存在,社会利益调整必将遭遇公开和隐含的社会矛盾,而克服这些阻力的利器只能是法制化和民主监督真实运作形成的管住权力的“笼子”。
其中,国家、政党机构的精简,国家事务的公开、政府决策和治理低成本、公开、透明、有效运作,公务人员、国企高管人员的廉洁等环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意志,法制化是唯一前提。在建国之初是靠持续不断的群众运动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是靠执政党自身反腐和组织阶段活动等形式、参政党协商监督、人民群众有限监督如信访、网络等形式来完成的。
历史的看,中共十八大确定的政治选择中渐进增量的趋势,已经充分显现。比如十八大报告中的关于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近年来基层民选直接关联,
发展基层自治民主模式,把直接选举、对话协商、合作共识结合起来形成了可操作的基层治理结构,并由此起点,呈现逐步推广和提升层级的趋势。
这种趋势
将有效提升国家法制化程度,与之相适应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层级、形式客观都存在着出新的变数,这个变数对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法制化政党机制和参政党身份完成更高层次的多党合作,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体系的法律化、社会化,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最大利好变数。
1、中国民主党派性质与中共改革的政治契合度持续紧密,合作层次呈上升趋势,这种契合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在社会主义初期国家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确立,参政党的地位和身份将在未来中国政治改革中得以最大化。习近平春节期间与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以及在深圳讲话显示的改革信心,长期合作、共同面对政改的自上而下推进,是当前中共决策信息的明确指向。
作为参政党要适应这种局面的出现,这既包括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摈弃“阁老化”的参政形式,强化整体成员社会精英的性质,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诉求渠道,主动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力量。
参政党自身建设一定要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上,突出参政党推动政治文明的社会责任,为参政党自身发展和政治协商制度可持续发展确立新目标和新机制,同时推进落实参与执政和管理国家事务机制的法律保障。
2、改变民主党派对国家事务管理的权重和实际参与度偏低的局面,将是中国政党制度特别是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进步。参政党和执政党一样面临着极大的政治考验,对参政党在法制环境下的政党作为——政治协商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准和更为规范的政治要求
随着民主党派政治参与度的大幅提高,将集中考验民主党派政治作为,参政、监政的实力和政治协商的智慧,既要有所作为,更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是指民主党派即是社会精英,先必是行业精英,文化、学术精英,有足够的政治胆识和影响力;主动作为主要体现在参与治理、监督治理的理论积淀和创新实践,以及与参政党代表阶层的广泛联系,形成参政党的政治形象和社会公信度。
1、民主党派自身改革新课题
民主党派客观上绝少贪污、腐败、渎职、乱作为等现象,不等于不需要自身的改革而独善其身,在中国政治文明颇受社会诟病的形势下,民主党派不可能置身事外。
全社会对民主党派一方面予以认可,也由于不了解而不置可否,这种不置可否实际上是拷问参政党的作为不明显,对民主与法制进程的不满,甚至质疑其合法性。在中国政党制度设计之初并不存在的问题已经空前尖锐的摆在我们面前,尽管你是社会精英群体却处于主流政治边缘,其成员群体中也不乏个体优秀而离群索居的政治弱势。
中国政党制度史和中共十八大的政治目标明确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特定关系,民主党派自身改革和其组织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成为民主与法治进程的主要推动力,这样一个全新课题不是简单地历史延续,而是包含政治文明创新的理论问题和全新实践,各民主党派应予以优先考虑。
参政的目的不再是过去那种为了维护而维护的特定关系,而是要继承民主党派的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思维活跃、思想超越的优良传统。走出不疼不痒的议政、不哼不哈的参政的僵局,充分理解和运用政治协商制度,为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国家治理环境注入特殊的催化剂。
那么,民主党派的改革就应立足于参政党的政治责任、民族使命、组织建设的重大调整,使各民主党派成为中共可以信赖人民可以重托的全新政治力量、思想文化的新锐,切实起到参与调整社会、国家、政党、民众关系的作用,代表联系阶层利益的民主、法制诉求的政党组织,为国家政治文明、科学发展、中华文化思想复兴发挥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创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2、
适应政改趋势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建设
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根主线,其组织形式、政党规模、生存方式、选举制度都是与执政党进行充分的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各民主党派也要抓住时机、集思广益,探讨和实践政治体制改革形势下民主党派的科学发展和各级组织建设。
各民主党派在发展初期基本上是社会精英不同界别的自由、民主的集合体,在十八大以前则是中共指导下按中共组织模式的有限发展,这两种组织形式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实际承载力相对有限。
民主党党派的各级组织形式从适应政改趋势的总要求出发,以政治协商制度为指导,推进民主党派自身改革,协商社会资源国家管理的权重以法律形式向参政党分配,使民主党派组织参政形式更加公开和常态化,同时接受执政党领导和社会监督,完善民主党派的党内民主,使其合法性与执政党共进退,突出参政党组织的社会代表性、自身能力和社会公信度来建设各级组织。
各民主党派包括中国民主促进会,要通过自身的改革、组织建设和全体成员政治素质历练,发展新兴和年轻化的社会精英,完成中国特色参政党的政治身份走向协商参政的常态化、制度化、法律化,充分配合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实现民主追求的终极目的——国家统一、政治文明,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科学发展,中华民族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