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民主促进会荆州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0716-8226067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报道

江汉运河景观带建设的创新思路和统筹建议

发布时间:2015-02-06 10:36:41 作者:中国民主促进会荆州市 来源:民进荆州市委
[ 字体: ]
 
  引江济汉工程即“江汉运河”通水以来,湖北省发改委已开始制定《“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城镇景观带规划》,湖北省林业厅作出决定建设“江汉运河”景观林带,荆州市也将运河旅游、航运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这条人工运河引发社会经济后发效应已成为运河沿线城市尤其是荆州市的新机遇而倍受关注。
  引江济汉工程的建设和江汉运河的开通必然引发沿线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关系的重大调整,而这种重大调整的系统工程的复杂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出台统筹的对策。
  这条人工运河的开通只是完成了对汉江的生态补水,而运河本身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关系则面临重建和融入沿线城市、乡镇的摆在首要位置的重大课题--“江汉运河”景观带建设的创新思路和统筹规划。
  第一、人工运河和沿线城乡生态关系的重建,是“江汉运河”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
  1、人工运河和沿线城乡的直接联系决定了新的生态关系。“江汉运河”流经荆州、荆门、沙洋、潜江四城市,运河的渠道化阻断了运河与沿线自然生态的互动关系,保障性突出,互动性削弱,补水保障和航运保障是运河和沿线城乡的直接联系,这个直接联系必然要求实现人工运河和沿线城乡生态关系的重建;
  2、补水保障、航运保障的生态支持也要依靠运河景观带建设构成新型的生态关系。
  补水保障除了引江济汉工程渠道本身,从引水入口到补水出口的沿线生态支持是运河发挥效益的重要条件,包括乡村“移民”后退,建设接近自然性质的景观带,形成人工运河与沿线城乡的新型生态关系。尺度整齐划一、宽50米的绿色林带的配套还不足以形成运河流域的生态支持体系。
  “江汉运河”景观带建设要创新思维,突破以往江河大堤防护林的模式,淡化水利设施的生硬和简单化处理,突出水乡园林生态城乡、森林城市建设和运河有机联系的亲和力,不论是两岸通道还是水上通道,都能展现楚文化的浪漫和云梦大泽的平原生态对江汉运河的呵护以及借助运河造景、美城的新型生态关系。
  3、运河景观带作为运河生态支持的社会关系调整,是沿线文化旅游的适度开发和城乡面貌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使运河景观带融入沿线城乡发展和镇化建设。形成人工运河的补水、通航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生态化可持续的运行,创新人工运河和城市生态关系调整的区域示范
  第二、运河景观建设融入城乡的统筹规划
  生态补偿机制要提上省政府议事日程,全面促进运河景观带建设,巩固保障补水的生态基础;
  引江济汉的“江汉运河”的补水功能属于国家战略的配套工程,完全可以由省政府争取中央财政以生态补偿的形式予以支持,形成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城镇景观带建设中的生态保障性质即运河景观带建设的启动资金。
  包括入口处生态农业园区、沿线林带、湿地、园林景观区、乡镇村集中安置园区、湖泊,特别是长湖、太湖港河、荆襄河、沮漳河等水系生态、面积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其中,重点是长湖面积萎缩、鮊鱼等鱼类资源面临消失等。
  另外,景观带自身建设中的造林灌溉用水、景观用水的水质控制、园林建设自产废水、垃圾、旅游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项目,也应纳入生态补偿的范围;
  工程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要尽快规划和实施;
  运河通水以来,航运通过量极其有限,枯水期水质受到沿线污染和滞留影响,水质不容乐观。且因运河切割穿越长湖,将其一分为三,虽有倒吸虹连接,但交换体量有限且易堵塞,被分割的湖叉水质恶化,都应列入工程基础配套设施未完善部分分别进行治理。
  运河渠顶道路和配套安全设施尚未完工部分,桥梁外观和功能缺陷要及时整改,包括低矮绿植隔离带、金属隔离带要尽快实施和运用,尽早适应运河景观建设的长远规划。
  沿线航运客货码头、救援服务区、救援设施、护坡落水自救设施、停泊锚桩等要结合通行收费市场化运作。航运管理尽早在介入基础设施完善做好配套服务;
  工程建设的善后事宜要及时补救,按国务院第471号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追认和兑现引江济汉工程建设产生的“失地农民”的“移民”待遇。
  其中荆州区移民问题相对突出。一是耕地全部被占用。李埠镇沿江村3组位于通水和通航工程两条渠道交汇处,耕地几乎全部征用;部分农户房屋及耕地在工程红线范围内,被全部征用。二是原来耕地面积小,如沿207国道两边的纪南镇高台村、拍马村、红光村,郢城镇郢北村等。
  2006年引江济汉工程入户前期调查阶段,荆州市就失地农民“移民”待遇问题曾提出异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土地征用的政策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测算工程征地拆迁后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不少于0.3亩,而实际上实施以村为单位平衡重新调整分配耕地,既不符合现行农村政策,又无可操作性。建议争取国家、省支持荆州区引江济汉拆迁户享受国家的库区移民政策,进一步则应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在及时善后的同时,也应将因运河景观带建设征地后移的农民,同时纳入享受“移民”政策的范围,充分考虑国家重点工程“移民”的同等国民待遇问题,建设运河城镇景观带的民意支持、带动沿线居民广泛参与等现实问题。
  这既是工程建设善后的民生问题,也是运河景观带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调动沿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享生态建设的成果,江汉运河的可持续性运行和景观建设才会得到最大的“民心”支持体系。
  景观带规划要以林带保底,扩大绿线范围,不求按渠道走向整齐划一,宜水则净、宜园则精、宜林则深,宜居则美。
  突出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衔接的社会、自然生态关系,形成独特的运河景观带和城市天际线,使人工运河融入城市、美化城市,融入市民生活,提高城市品质。我们不是要建设中国版的“塞纳河”,而是要建设楚文化背景下的江汉运河。
  统筹规划的概念,就是要在景观规划中注入灵魂。这个灵魂的核心,就是善用历史文化资源和水利资源,创新人工运河融入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使国家重点工程后效应和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效应共振,扩大运河入口长江段水源保护区范围和提高标准,扩大和开放熊家冢楚墓、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海子湖文化旅游区、华中农高区、荆江分洪工程、楚章华台龙湾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参与生态旅游城镇带建设的联系面,全方位开放市场主体,特别是有实力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准入和投融资政策,在更为科学、和谐、环境可持续的高度推进沿线生态文化旅游城镇景观带建设。
中国民主促进会荆州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1-2015 mjjzs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10006466号-1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江津路 电话:0716-8226067